服务热线:15565553317

加速推进淮滨新区建设 努力打造西部大工业基地

来源: 滁州日报作者: 李慧  通讯员邵俊 朱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视察小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打造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凤阳县以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将凤阳经济开发区、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安徽凤阳硅工业园、凤阳循环经济产业园4个园区整合组建淮滨新区,大庙石英砂加工集中区作为原料基地,其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新区,实行统一管理,构建“一区四园一基地”的工业发展格局,努力将其打造为全县管理体制高效化、运行机制科学化、服务体系专业化、产城融合一体化的沿淮生态经济区,创新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进一步增强“统”的功能,激发“分”的活力,把淮滨新区建设成为全县工业化跨越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积极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本版从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三方面简要编发淮滨新区建设发展实施方案。

一、 建立“一区四园、统分结合、分园建设”的管理体制

•设立淮滨新区党工委。党工委书记由县委书记担任,园区在新区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相关工作。

•成立淮滨新区管理委员会(筹)。管委会主任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设置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主抓淮滨新区日常工作,相关分管领导和各园区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

•明确淮滨新区管委会(筹)职能。淮滨新区管委会(筹)统一管辖区域内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对外融资、企业管理服务工作。各园区在新区管委会(筹)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属地管理、镇区共建的原则,具体负责各园区的建设和管理。

•设立淮滨新区内设机构。淮滨新区管委会(筹)下设综合办公室、规划建设局。县企业帮扶中心纳入新区统一管理,单独挂牌,与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县环保局、国土局、安监局在新区设立分局,单独挂牌,在整合各园区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各部门派驻人员加强力量;县规划建设局在园区设立质监分站,人员由县质监站派驻。

•原府城镇苏商工业园、临淮关镇浙商工业园规划区域,一并纳入经开区管理,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仍由府城镇、临淮关镇负责。两园范围内的税收、固投等经济指标在县内考核中仍计入府城镇、临淮关镇,同时计入淮滨新区。

•成立淮滨新区投融资平台。依托凤宁投资公司平台,淮滨新区范围内的所有国有资产全部纳入凤宁投资有限公司进行统一调配,对外融资。

二、建立“充分授权、封闭运行、精干高效”的运行机制

•统一体制机制。以凤阳县委《关于完善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硅工业园)体制机制建设的意见》为蓝本,建立淮滨新区管理和运营机制,县直有关部门将涉及新区建设和管理的职能委托授权,交由新区管委会(筹)统一管理。新区管委会(筹)建立行政审批平台,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实现行政审批事项一次性直接受理、一站式直接办结。

(1)在项目立项上:依照法定职责,原由县发改委负责的内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改由新区管委会(筹)负责办理,政府投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审批由新区管委会(筹)负责审批,抄送县发改委备案;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节能审查、项目节能评估登记表由新区管委会(筹)负责审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节能评估报告书由相应中介机构和专家委员会评估评审,审批权限属于县内的,由新区管委会(筹)审批,抄送县发改委备案;审批权限属于县级以上的,由县发改委负责协助抄送上级发改委备案;因向上争取政策或新区融资需要,需县发改委立项的项目,县发改委“见文行文”、“见章盖章”。

(2)在规划建设上:规划条件及附图的核发、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及建设工程总平面图均由新区规划建设局负责审批,后抄送县规划建设局备案;刻制新区项目规划审批专用章,新区项目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证》“一书三证”经新区管委会(筹)审核,加盖专用章后,报送县政务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局窗口直接予以核发;《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申报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申报表》、《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申请书》由新区管委会(筹)预审盖章后,县规划建设局给予办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手续,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3)在财政体制上: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继续按照《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财政体制实施意见》执行,并延续到2020年;凤阳经开区、凤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在保证县财政既有收入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划分收支范围,确定收入基数,实行超基分成。具体办法比照《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财政体制实施意见》由县政府另行制定;省每年下拨的2000万元支持皖北发展基金及配套资金全部用于新区建设。

(4)在国土管理上:土地预审报告由新区国土分局出具,报送县国土资源局备案。

(5)在环境保护上:原由县环保局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由新区环保分局负责审批,报送县环保局备案。新区范围内的企业由新区环保分局依法监管。

(6)在企业帮扶上:县企业帮扶中心入驻新区管委会(筹)服务平台;强化金融服务,发挥“4321”新型政银担,“税融通”和“续贷过桥资金”的作用,为新区企业提供投、融、担、贷一条龙金融服务;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为新区主导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创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积极推动凤阳港争创国家二级口岸。

•统一产业布局。一是制定淮滨新区产业发展规划,深度谋划更加集约、协调、合理的产业布局,凝聚产业发展合力。二是各园区严格按照淮滨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自身发展规划,实行错位发展,协调发展。三是鼓励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企业积极实行退城入园,各乡镇招商引资的工业项目,原则上全部落户到淮滨新区,推进工业向新区集聚。

•统一规划建设。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所在乡镇总体规划的衔接,编制淮滨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制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工作计划。强化新区内部交通网络建设,构建以G345为主体的产业发展联系轴、以淮河岸堤为主体的景观形象展示轴、以对接蚌埠城市道路为主体的开放发展联通轴。

•统一要素保障。一是根据各园区项目建设实际需求,统一配置土地指标,统一安排供地。二是将各园区工作人员纳入淮滨新区管委会(筹)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调配。三是县环保局、国土局、安监局在新区设立的分局以及县规划建设局在新区设立的质监分站,可依托各部门现有派驻各园区的人员进行整合、充实和优化。

•统一政策体系。进一步梳理招商引资、新区建设、工业发展等优惠政策,整合出台“可用性高、操作性强、受益性好”的政策体系,并统一实施。

三、建立“责任清晰、目标明确、步调一致”的保障机制

•抓好方案落实。淮滨新区管委会(筹)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出台议事规则和相关配套政策,按照淮滨新区功能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性开展工作。

•强化考核评价。建立健全推进淮滨新区建设考核体系,按照淮滨新区建设目标任务,按月进行调度,强化考核督查,对工作推进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视具体情况予以通报批评或问责处理。

•严格纪律要求。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贯彻落实,确保职能划转到位,人员配备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对干扰、阻碍新区建设的相关责任人,将依据有关纪律要求严肃查处。

四、“一区四园一基地”工业发展新格局

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硅工业园):凤宁现代产业园由凤阳县与宁国市合作共建,与凤阳硅工业园实行“两园合一”、镇区共建、“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2016年,园区共实现销售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34.8%;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6.56亿元,同比增长32.6%;;完成财政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47.6%。园区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顺利完成年度各项任务,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发展态势强劲有力。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定。去年下半年福莱特光伏玻璃、光大国际、金佰佳以及十余个技改项目相继入库,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形势良好。2016年,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74亿元,同比增长33.4%,超过全年任务将近3亿元。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园区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4亿元,同比增长37.5%,顺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加松科技、中禹像塑、晶华电子等项目顺利投产;保通北斗、凤宁城市广场等项目顺利开工;凤宁工业广场、艾美特TFT新材料等项目抓紧建设,园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形势喜人。

转型升级形势良好。2016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达4家,4家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75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进出口额5.69亿元,占园区进出口总额的53.6%。另外,兴乐公司、加松科技等企业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预计今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可达6家,有力助推园区转型升级。

凤阳经济开发区:凤阳经济开发区包含“一区一园”,即凤阳经济开发区主区和小岗产业园,是享有安徽省“皖北三市七县优惠政策”、“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多重优惠政策叠加区域。

2016年,经开区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同比增长48%;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4亿元,同比增长17.6%;预计完成财政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30%;预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41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投资300万美元,申报规模以上企业数1个。目前,经开区入园企业197家,规上企业37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境内上市企业1家,2016年,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3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硅基产业产值达55亿元。

小岗村产业园依据总体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推进经三路、玮五路建设工作,力争年底前完工。目前,小岗产业园已和盼盼集团签约总投资10亿元的食品加工项目,与凤阳健民蓝莓签约总投资1.1亿元蓝莓深加工项目,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公司签订了10亿元的投资协议,打造小岗产业园为特色产业园。

凤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凤阳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是由滁州市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更名而来。2016年被确定为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重要平台纳入淮滨新区建设。

近年来,产业园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果显著。园区共签约引进企业15家,其中浙江群升集团、广州湛隆集团、大连环嘉集团是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计划兴建项目29个,现已建成运营10个,在建7个,协议利用资金45亿元,累计完成投入23亿元,其中2016年到位资金完成6.98亿元,固定资产完成投资6.78亿元,2017年一季度到位资金完成3亿元,固定资产完成2.2亿元。2016年产业园实现产值9.4亿元,税收累计完成1.27亿元。

大庙石英砂加工集中区:凤阳县100亿吨石英砂资源主要集中地——大庙镇。全镇共有石英砂加工企业274户、产能达1665万吨。非金属矿开采企业8家,年开采量85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31家,其中29家为石英砂水法加工企业,2家为矿山开采企业。

石英砂集中区位于大庙镇中南部,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目前入驻凤阳龙泽源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凤阳硅皇石英有限公司、安徽金禾硅砂科技有限公司,即将入驻安徽杜氏矿业有限公司。


2017年5月26日 06:4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