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长芦盐运使汪瑞高

汪瑞高(1849—1905),字君牧, 清末盱眙县人,同治辛丑科拔贡。历任北洋机器局总办、北洋支应局总办、直隶通永道道台、长芦盐运使等要职,授二品顶戴,从一品封典。精通财务,能诗擅画,多才多艺,与李鸿章、王文韶、那桐、荣禄、裕禄、袁世凯等政坛巨擘关系密切,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

北洋机器局总办——北方最大兵工厂的厂长

汪瑞高的曾祖父就是近代名人汪云任。祖父汪根恕,道光丁酉科举人,历任国子监丞、署苏州织造、浒关监督等职。父亲汪祖绶,字汉青,咸丰丙辰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吴县、无锡、常熟等地知县。汪瑞高兄弟四人,哥哥瑞曾举人,任青浦知县。大弟瑞昆以知县身份随台湾巡府邵友濂赴台担任台东军事将领。小弟瑞闿,举人,曾任江西按察使、江西省长等要职。

虽说出生于官宦世家,但汪瑞高幼年时就遭遇太平天国起义,家园被毁,随家人流浪苏南,在动荡中度过青少年时期。他的父亲汪祖绶进入曾国藩幕府,与李鸿章相识,成为朋友。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南京被攻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中断十多年的安徽科举考试恢复。次年,汪瑞高和哥哥汪瑞曾回盱眙考秀才,皆中。汪瑞高又接着参加拔贡考试,名列第一,得到安徽学政朱兰、安徽巡抚乔松年、钦差大臣李鸿章的称赞,入国子监学习,期满分到户部任山东司行走,正式踏上仕途。同治九年八月,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权倾朝野,炙手可热。李鸿章赏识汪瑞高的才干,《李鸿章全集》中保留了多封写给汪瑞高的书信及推荐信,称赞他“器识闳通,才堪肆应。……调直以后委办各事,精核得力,于地方利弊均能切实讲求,足备器使”,极力向皇帝推荐。光绪十四至十六年,汪瑞高丁母忧,居家守考,服阙后,被李鸿章直接调到自己掌控的北洋通商大臣衙门任职。

光绪二十二年五月,汪瑞高出任北洋机器局总办,成为北方最大兵工厂的厂长。北洋机器局,即天津军火机器总局,创办于18674月,1870年改名为天津机器局,18958月,李鸿章奉调入阁。王文韶接任直隶总督,并接办天津机器局,改名为北洋机器局。该局分为东、西两局。东局设城东贾家沽,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为主。西局设城南海光寺,以制造军用器具、开花子弹及布置水雷用的轮船和挖河船为主。东、西两局所产军火除供应本省淮练各军、兵轮、炮船外,还按时拨给吉林、奉天、察哈尔、热河及分防在江南的水陆淮军。此外,东局还附设有水师、水雷、电报学堂。曾建造中国第一艘潜水艇挖泥船舟桥船。并于世界上最早研制出硝化棉无烟火药。该机器局是清末洋务运动时期继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建船政之后兴建的又一家制造军火和修造舰船的大型军事工厂。

北洋支应局总办——北洋财务总管

光绪二十三年,汪瑞高调任北洋支应局总办,成为北洋财务总管,北洋财政的掌门人。北洋支应局专管北洋海军俸饷、工需及北洋各海口陆军兵饷并各局、各学堂、船坞、库厂薪粮经费暨一切工程修制、采办价值收支报销事宜,应用员弁、司事、书役人等薪工等费(《北洋海军章程第八》),手握重金,位高权重, 历来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心腹担任。此年,袁世凯出任直隶按察使,汪瑞高与他成为朋友。

在北洋支应局总办这个平台上,汪瑞高的交际面更广阔了,与王公大臣、达官贵族、社会名流直接交往,出席重大社会活动。叶赫那拉·那桐,曾任户部尚书外务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等,为朝廷重臣,与汪瑞高多有来往。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盛宣怀,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外滩开办中国通商银行,找汪瑞高拉商务关系,两人来往多年,现存多份文献表明他们关系很密切。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七日下午六点,袁世凯在北洋医学堂举行盛大宴会,款待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一行,天津十九位高官陪座,汪瑞高荣列其中( 七月二十八日《国闻报》报道)。汪瑞高与袁世凯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戊戌政变后,荣禄内调,直隶总督改由裕禄担任。汪瑞高得到裕禄信任,被举荐,光绪皇帝下诏引见汪瑞高等人。就在汪瑞高踌躇满志,即将高升之时,发生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大事。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天津被八国联军攻占,直隶总督裕禄兵败自杀,八国联军在天津烧杀抢掠,繁华街市变成一片瓦砾废墟,官民逃亡、死伤的占十分之九。汪瑞高曾担任总办的北方最大的兵工厂北洋机器局被彻底摧毁。等到战争结束,汪瑞高回到天津,虽说官复原位,但衙门也是一贫如洗,靠借贷度日。四月,朝廷批准使用由直隶赈捐局发行的百万两银票。这批资金很快花费一空。其中64万两交给都统衙门用来赎回被法国人掠走的盐斤,其余由盐商用作周转资金。实际上,整个国家都是这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长芦盐运使——北方最大的盐官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廿七日,李鸿章病死,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充北洋大臣,次年实授,成为中外瞩目的实力人物。汪瑞高的才能又得到袁世凯的赏识。袁世凯先后委任他办理支应、筹款、善后等各项事务,无不细心筹划,账目清晰,纲举目张,十分有条理, 袁世凯非常满意,认为他是一位得力的助手。

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在袁世凯的建议下,朝廷把直隶长芦盐运使杨宗濂调离,命其督办顺直机器纺织局事宜,盐运使一职由直隶候补道汪瑞高接替。袁世凯在奏折中称“汪瑞高,学优操洁,心细才长,在直多年,情形熟悉。臣抵任以来,先后委办支应、筹款、善后各局务,皆能扫除积习,厘剔蠹奸,举凡应付军需钩稽饷项,综核出入款目,莫不悉心擘划,纲举目张。” 在奏折中,袁世凯列举了汪瑞高有许多优点:一是品德好,“学优操洁,心细才长”,二是业务熟,“在直多年,情形熟悉”,三是办事认真,信得过,交办的事情“莫不悉心擘划,纲举目张,虽众谤群疑,而该员核实认真,力任劳怨”,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朝廷很快批复同意。

汪瑞高终于得到了许多人都梦寐以的肥差长芦盐运使职位。这个北方最大的盐官管辖着我国最大的盐区,地处渤海西岸,南起河北海兴,中经天津塘沽、汉沽,东至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蜿蜒千里,盐场众多,在全国盐产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长芦盐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长芦盐运使一直是位高权重,备受瞩目,历来都是直隶总督的心腹干将才能得到此位子,而且此后前途远大。二十九年春天,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去谒拜西陵,旅途主要由胡燏棻、盛宣怀负责。袁世凯派汪瑞高,杨士骧做接待工作。杨士骧时任直隶按察使,精于逢迎。汪瑞高负责筹款,向长芦盐商摊派,募得巨资。二位不惜代价四处采购珍馐美馔,请京师名厨掌勺。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保定停留三日,被侍候得舒舒服服,非常开心,回京后就发布圣谕,立即公开许诺提拔有功人员。

光绪三十年五月,汪瑞高被调到新建的德州制造局担任总办。战乱后,袁世凯将被八国联军毁坏的北洋机器局残存的机器搬到天津租界内修理,同时派员赴山东德州,在西南城外花园地方购地建厂。以银45.2万两从英、德等国购进机器设备,加上修理好的机器,建立新机器局,包括十二个工厂:机器厂、快枪子厂、新枪子厂、无烟药厂、棉花药厂、镪水厂、 杆弹筒子厂、木工厂、淋硝厂、 铸铁厂、熟铁厂、锅炉厂。汪瑞高担任这个新兵工厂的第一任厂长,可惜次年八月,突然生病,不能工作,被迫辞职,返乡后不久就去世了。近代朴学大师俞樾抱病为汪瑞高撰写墓志铭,十分赞赏汪瑞高的才学和人品,为其英年早逝感到惋惜。汪瑞高次子汪士元为末代进士,官至长芦盐运使、民国财政部次长、代总长、盐务署署长,主管过全国盐务工作,演绎了父子同为高级盐官的佳话.(原载《淮海晚报》,2017年6月11日)


2017年6月13日 18:0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