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郭庙镇花卉正芬芳
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徐绍鹏
提起太和县郭庙镇,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种植麒麟西瓜的专业镇。如今,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该镇正着力培育花卉苗木产业,一个年销售额达4亿元的花卉种植基地已成为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近日,记者来到郭庙镇立新村占地1万平方米的花卉苗木批发大市场,在迎春苑家庭农场的经营区域,一盆盆福建杜鹃开得正艳,一株株中美木棉绿得耀眼,一棵棵米仔兰清香扑鼻……处处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些小盆栽在河南市场销售得很好,今天就要出一车货到郑州,包括1000株长寿花、500盆杜鹃和500盆龙须树。”迎春苑家庭农场生产负责人刘井彬告诉记者,在2014年以前,企业主要在北京从事花卉苗木繁育,在北方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2014年12月,他们积极响应家乡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号召,决定投资1000万元返乡创业。经过近3年的发展,企业花卉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0余亩,年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元,产品销售到河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
“在花卉产业培育过程中,我们借鉴医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先建市场、后做产业。实践证明,这个经验同样适合于发展花卉产业。”郭庙镇党委书记尚晓雷告诉记者,近几年,他们围绕土地流转带动土地升值、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把花卉苗木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重点打造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并投资3亿元建设郭庙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先后吸引了湖北、河南、山东、广西等地有实力的苗木花卉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到郭庙投资兴业。目前,园区已入驻重点企业31家,建成花卉连栋阳光温室大棚15个、花卉墙体温室大棚300个,花卉种植面积达4000亩,苗木种植面积达6000亩,带动7000多人就业。
“去年,全镇花卉苗木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西瓜销售收入达3亿元,带动了全镇2384名贫困户增收。”尚晓雷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郭庙镇一直把扶贫攻坚和产业发展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千方百计为贫困户寻找增收渠道,并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致富。
立新村村民强秀丽今年42岁,爱人两年前因车祸去世,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家庭经济较为困难,被列为普通贫困户。在郭庙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之初,她家的6亩多地就按照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太和县本四家庭农场,仅此一项一年就为她带来6000余元收入。“村里把我安排到农场提供的就业扶贫岗位,一天有50块钱工资。”强秀丽说,现在的收入不仅能支撑两个孩子上学,今年底一家人还能基本实现脱贫。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郭庙镇还与入驻园区的家庭农场、苗木种植基地签订协议,优先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设置就业扶贫岗位。“通过大力实施‘特色基地+贫困村’、‘龙头企业+贫困户’等多种模式,31家花卉苗木种植企业已带动600多户贫困户脱贫。”尚晓雷表示,随着花卉产业日益壮大,郭庙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正逐步扩容升级,今后还将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同时,一座“十里花卉香,万亩西瓜甜”的特色小镇也将成为太和中部的产业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