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洪水面面观
美丽的京杭大运河在我们江苏的版图上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为苏南运河,长江以北称苏北运河。苏南运河从镇江的谏壁入口,流经镇江、常州、无锡、苏州。苏南运河则像南方人的性格,温柔而恬静。苏北运河则从扬州的六圩口进入,途经扬州、淮安、宿迁、徐州,全长404公里。苏北运河好似北方人的性格,粗狂而豪放。说它粗狂是因为在1796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上,此段运河是河面最直,航道最宽,船闸最多,通航最好,景色最美的运河。它比起苏南运河的蜿蜒曲折,小桥流水,更显示出的一种大气滂沱,宽阔胸怀。都说京杭大运河是我国第二条仅次于长江的黄金水道,其实指的主要就是占四分之一的苏北运河。说它豪放,是因为苏北运河除了担负着北煤南运,南粮北输的重要通道外,还肩负着南水北调,蓄水灌溉,泄洪排涝的重要功能。看似风平浪静的苏北运河,其实在每年的七、八、九三月,都要经历一次次洪水的考验。那涌动的激流,蕴藏的凶险,为苏北运河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由于苏北运河与洪泽湖相邻,与淮河水为伴,泄洪排涝成了该段运河的重要职责。说运河就不能不说淮河,历史上的淮河曾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河流,多发的洪涝灾害曾让淮河流域的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全中国解放后,毛主席振臂一呼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如今淮河的洪水则通过洪泽湖的聚集,经过苏北大运河和其他河流的排泄,已成为能够完全驾驭的野马,让洪灾成为历史,让人民安居乐业。
淮河洪水通过洪泽湖下泄的主要通道为两条,一是位于洪泽县的三河闸开闸放水,一路奔腾向南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北湖,在扬州江都境内的梁家港进入苏北运河,再沿河往南约30公里,在江都境内的汪家窑附近,转入芒稻河,直奔长江。另一条通道则在咱淮安,即位于洪泽县的二河闸开闸放水,途经淮安区的苏北运河与淮河的水上立交交汇,沿苏北灌溉总渠一路向东,直奔大海(还有一条是经过淮沭河,流经淮阴区到连云港入海)。然而,这两条泄洪通道,实际使用最多的是第一条,即京杭运河泄洪通道,这就使得苏北运河在承担运输、调水、灌溉的同时,又理所当然的担负起为淮河泄洪排涝的历史使命。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运河中的洪水打交道的。当年所在的水上派出所从每年七月中旬开始,就主动与水利和航道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水上防洪和确保航行的安全成了所里的重要工作。当年根据水情监测,下行水流如超过了每秒3000立方,就要在运河的危险流域设立值班船,像城市交警一样对过往船舶不间断的进行安全宣传。下行水流如超过了每秒5000立方,就要实行夜间停航的警示。在我的印象中,当年泄洪的最大流量是近7000立方。一个船队不用任何动力就可以顺着洪流一漂而下。在洪水下泄的苏北运河中,最危险的河段是两处,一处叫梁家港,位于江都邵伯湖与大运河的交汇处。此段运河呈“丫”字状,左边是运河,右边则是洪泽湖洪水下泄的通道,在此交汇除了河湖之水汇集成湍急的水流之外,更多的是暗流和漩涡,过往的船舶稍有不慎就会被洪水吞没。此段运河虽没有滔天的浊浪,但每秒钟六、七千立方的急流,足以让过往的船舶险象环生,让来去的船员胆战心惊。曾听老的航道人员介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此段运河在洪水季节,曾发生过多起整整一个船队沉没的悲剧。也许你不知道船上太平斧的作用,船只组队都是靠缆绳牵引,每当船队发生危险时,用太平斧及时砍段牵引的缆绳,就可以避免整个船队沉没的危险。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上午,记得最清楚是建军节的那天,我就亲眼目睹一运输黄沙的船队所遭遇的水中险境。该船队共有十二条船,满载黄沙逆流而上时,由于船队太长,拖轮马力过小,经过梁家港时,整个船队竟被洪水冲成了“C”字型,中间的两条船被洪水拦腰冲击瞬间进水。当在梁家港值班的航道艇看到几百米处险象环生的船队时,当机立断,及时出击,奔向船队。十多名航道、公安人员一边高喊“砍断缆绳”,一边奋勇向船队靠近,并及时抛出救生的缆绳、太平斧、救生圈和救生衣。由于施援及时,终于将在险境中的运沙船队拖出了洪水肆虐的险地。船队虽然脱险,但此次遇险还是造成了一条船舶沉没,一人死亡的悲剧。死者是一中年妇女,她是在船舶即将沉没时,下到船舱,想取回钱财。没曾想仅仅瞬间功夫就被洪水吞噬,与家人从此阴阳相隔。
总结此次事故的教训和经验,在航道部门和水上派出所的共同研究下,决定在苏北运河泄洪期间,除了加大安全航行的宣传力度之外,就是禁止夜间通航。同时让过往的船队在经过梁家港时,重新组队,采取双帮、三帮过港的方法;另外,调集数艘大功率的拖轮,协助南来北往的重载船队安全经过险地。
此种方法同样也应用在苏北运河另一泄洪的危险水域——汪家窑段。汪家窑地处扬州市东北方向的大运河段。该段运河呈反“卜 ”字型,数千米宽泄洪通道(邵伯湖面)中的洪水。突然挤入一二百米宽的运河,那急流更是势不可挡。流经汪家窑时,又突然左拐向东,在一路向南的苏北运河中拦腰一截,像道路交通的十字路口,形成了一泻千里的水上横流,并顺着芒稻河向东奔入长江。此处水上行船的危险毫不亚于梁家港处,每年的洪水泄洪期间,过往船舶在此段运河,稍有疏忽和不慎,就会顺着洪水流向芒稻河。一九八四年九月的一天傍晚,一运输汽油桶的运输船队下行经过汪家窑时,由于船队提前并帮时(两船并在一起,以抗御横流洪水的冲击),相互间的缆绳没有扎紧,经过横流的“十字路口”时,前面的拖轮虽然过去,但后面的船队在强大洪水的冲击下,有的缆绳断裂,有的突然分开,并“极不情愿”的向下游的芒稻河滑去。一边是拖轮的“拼命挣扎”,一边是洪水的强拉硬拽,整个船队突然在汪家窑的“十字路口”来回摇晃,岌岌可危。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又是值班航政艇的果断出击,同时调动了两艘拖轮赶到事发地点,并用尽全力才将船队拖出了“十字路口”。
就在大家喘着粗气时,意外又接连发生。由于洪水的冲击,导致船队来回的颠簸摇晃,装载有汽油(不是满装)的油桶不断落入河中,并顺着洪水向芒稻河下游漂去。而下游除了是江都县城、入江通道外,还有当年我国最大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如果不及时打捞排险,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当年参战的航道、公安人员又一起连续作战,组织待命的船只,沿着芒稻河,顺着大洪水,将落入河中的所有油桶全部打捞上岸。
这就是我当年见识过的苏北运河,目睹过的运河洪水。都说洪水无情人有情,运河有景水无形。其实,运河是非常可爱的,在我与苏北运河朝夕相处的岁月里,正是运河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一是包容,苏北运河用她那宽阔的胸襟将长江之水源源不断的输往山东、河北、京津(即将)地区;二是豁达,苏北运河用她那强悍身躯,曾经将五年一遇,十年一遇,今后有可能是百年一遇的淮河洪水安全的送到长江。我们要感谢运河的馈赠,更要感恩运河的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