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豫风楚韵新平桥 城乡巨变书华章

 河南日报记者胡巨成通讯员杨莹莹刘宏冰王清明

高新产业富平桥 王友摄

深山有座葡萄村 徐其良摄

明港机场助腾飞 王友摄

城市客厅中山铺 王友摄

 美丽乡村聚宝盆 徐其良摄

幸福美丽新平桥 刘平 摄

    这里楚韵千年,豫风悠扬,古申国、楚王都,亡羊补牢传千古;这里人杰地灵,星光璀璨,何景明、尉迟恭,叶楠白桦常青树;这里山清水秀,精彩纷呈,雷山青、浉河翠,宜居宜业竞风流……

    因地势低凹,旧时每逢大雨,地表径流横溢,古人取元代虞集《代众仲作》诗句“春云山封屋,夜雨水平桥”中二字而得名的平桥区,如今已很少有人知晓她是如何得名了。

    畅游平桥,无论是信步繁华街市,还是漫步多彩田园,城区高楼鳞次栉比,工业园集聚区机器轰鸣;乡村道路宽阔笔直,农家院生态园生机盎然,处处无不昭示着美丽新平桥跨越式发展的生动画面。

    数据显示:2017年,平桥区生产总值已超307亿元,是1998年撤县设区时的10.6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亿元,是1998年的23.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达160.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宜居城市有情调

    秋日平桥,城区依然处处花红地绿、生机盎然。宽敞笔直的平中大街,两旁人行道新铺的透水砖古朴雅致,美丽环保;大小胡同立体构建、繁花点缀,依然绿意如春;世纪广场智慧阅读空间,为市民生活平添许多诗意和浪漫……

    时代在变,平桥也在变,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时时回应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信阳市中心城区之一,他们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创建”的宗旨,结合“创卫”“创文”工作,紧扣信阳“联创联建”活动部署,确定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统揽城乡建设,勇担当,敢争先,推动实施创文工作“一把手工程”“全民参与工程”“常态长效工程”,对城区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把文明创建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农林路、邮电路、兴隆街、亚兴民心街等一大批遗留城市顽疾得以根治,还路于民,世纪广场周边、龙江大道沿线等存在多年的烧烤乱点得到彻底整治。

    平桥区按照“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要求,秉承“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之间”的理念,立足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从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四个方面着力,突出平桥豫风楚韵悠扬的独特风格,把城区的规划建设与生态修复、城市管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弘扬有机结合起来,整修每一条城区干道,美化每一处背街小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一街一景,家家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格局日渐形成。

    平桥区从群众最关心的医、学、住、行开始,新谋划城市“双修”项目21个,规划总投资273.4亿元,今年完成72.5亿元。加快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打通“卡脖路”“断头路”,建立起内畅外通的交通循环体系,不断提升道路绿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学校、医院、公厕、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加快实施浉河三期建设,着力打造全市最美最优最生态的新城区;彰显信阳本土文化,持续修复城市生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增强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美丽乡村有颜值

    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这一系列推动乡村振兴的“组合拳”,让农村美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随意走进平桥一处乡村,道路宽阔平坦,村庄干净整洁,农舍绿树掩映,特色民居错落有致……

    平桥区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着眼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有文化,让农业更有前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清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乡村创建等方面群策群力,久久为功,努力建设“山水如画、乡村如诗、田园如歌”的全域美丽乡村。

    仅2018年就投入资金12亿元,推动农村公路、生态绿化、安全饮水、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文化广场等10多类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明珠般美丽乡村一个个被擦亮。

    五里办事处郝堂村、明港镇新集村、陆庙办事处陆庙新村、甘岸办事处二郎村、彭家湾乡潘寨村等一大批美丽乡村美名远扬,以打造全域旅游为目标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美丽乡村华丽蜕变,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撤县设区之初,作为传统农业大区,水稻、小麦、花生和板栗、林果、茶业是全区农村主导产业。东西两大岗由于缺水少绿,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产值不高,许多人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传统种植农业特色凸现,优质水稻、弱筋面、植物油、茶叶、蔬菜、现代畜牧、水产品、花卉苗木八大产业呈集群发展态势。农田水利蓬勃发展,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全面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东西两大岗缺水少绿的面貌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水利建设实现了“红旗渠精神杯”十一连冠,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突破10亿斤大关。

    多年探索,平桥农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传统农业—特色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之路,如今,洋河镇的油用牡丹、陆庙办事处的茶园、五里店办事处的君林蓝莓园、彭家湾乡的特邦生态庄园、明港镇的三角梅基地、平昌关镇的马妈妈休闲农场、胡店乡的上淮农垦等一大批以观光休闲、农耕体验、亲子采摘、旅居康养为主题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区遍地开花。

    农产业集群不断扩大,全区已扶持培育农业经营新主体500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9个(国家级1个,省级6个),市级以上示范社63家,建设农业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50万亩,带动农户近10万户,培育出“奥龙”食用油、“淮河翠”蔬菜等市场知名品牌36个,省级农产品著名商标3个。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顺利进行,全区共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04029户(份),占应确权登记总农户的96.43%。

    产业集聚有规模

    下列一组数字,可以清晰地凸显平桥区工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2018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7.47亿元,同比增长8.5%,快于全市平均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0.7亿元,增长9.0%,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位于信阳中心城区的平桥产业集聚区,是全市首家“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2.4平方公里,以光学电子、先进装备制造、高端服装和总部经济为主导产业,已入驻了舜宇光学、瑞孚实业等亿元以上企业43家,“四上”企业140余家。2018年上半年,平桥产业集聚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2.35亿元。

    位于全国重点镇明港镇的明港产业集聚区,以信阳钢铁公司为龙头,以钢铁及钢铁制品为主导方向,形成了中联制管、东信铸造等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涵盖钢铁上下游产业的钢铁产业集群,入驻钢铁制品产业企业50多家,“四上”企业60余家,同时招商落地中联、杭氧等一批关联企业,集群集聚态势初步形成,正由“一星级产业集聚区”朝着“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稳步迈进。2018年上半年,实现税收2.65亿元,同比增长85%。

    招商引资结硕果。今年以来,南北两园大力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形成了厚积薄发之势,研究出台了招商引资黄金30条,制定了《平桥区促进工业发展的意见》和《企业服务110工作细则》等支持性政策文件。今年1月-9月份新签约项目85个,总投资169.76亿元,其中落地项目71个,总投资134.84亿元。协助丰泰管业等八家企业成功在郑州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组织银企对接活动11次,为40家企业协调解决融资贷款1.64亿元,吸引一个个新企业顺利落户,一批批新项目如期开工,园区经济气势如虹。

    幸福生活有奔头

    平桥区委书记李灵敏表示,平桥区正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平桥区是非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县(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平桥区各级党委、政府针对问题,找准症结,精准施策,拿出更多、更有针对性的超常规举措,提前进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探索。全区32万多人参保新农保,6万多名60岁以上老人领到了养老金,让全区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7年,平桥区已成功脱贫6000人,退出贫困村10个。2018年,该区计划退出12个贫困村,再脱贫6000贫困人口。

    收入增加了,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同样重要。平桥区持续推动“书香平桥”建设,“全民读书月”活动深入人心,连续八年开展“纪念世界读书日”活动,成了平桥文化事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为了让平桥天更蓝、水更清,该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硬起手腕开展的河砂专项整治,对淮河左右岸12个乡镇206公里实施河砂全线禁采,让淮河真正成为生态河、财富河、母亲河。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推进蓝天、碧水、乡村清洁等环保工程,依法取缔散乱污企业,全面完成燃煤散烧治理,狠抓扬尘污染治理,狠抓秸秆禁烧,积极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新平桥。

    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平桥区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合力提升教育质量,致力繁荣教育体育事业。五年来,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资金投入累计达2.5亿元,全区学龄人口入学率创历史新高;累计向国家输送本科以上毕业生近3万人,飞行员40名,空军招飞录取总人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县区第一名。义务教育和应试教育取得了双丰收。

    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大走访·大巡逻”活动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从源头上解决影响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认真部署,严密防范,齐抓共管,切实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平桥区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唱响向中心城区跨越的变奏曲,成功驶入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向着建设和谐幸福美丽新平桥阔步前进!

2018年12月11日 17:5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