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书法名家—段宝林
段宝林,1943年生,河南固始县人,别署方识居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信阳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固始县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固始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固始书画院院长。信阳市首届政协委员。
书法作品荣获文化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群星奖"(社会文化政府最高奖),河南省第八届"群星奖"一等奖,首届"小榄杯"全国书法展二等奖,"中原文化非洲行"书法作品展一等奖,首届北京旅游文化节全国书法展二等奖,第六届"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一等奖。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纪念建党80周年全国书法展,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全国书法展,"冼夫人奖"全国书法展,首届全国老年书法展、"三晋杯"全国公务员书法展等。
1972年以来,美术作品入选历年河南省美术作品展,并在《工人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发表四十余幅。作品入选中国当代画家大别山采风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国家画院、国外等博物馆收藏。
出版有《段宝林翰墨五十年》、《“鉴古开今”段宝林/吕志国书画艺术作品集》。
段宝林的翰墨人生
西中文
河南的东南之隅,有一个闻名遐迩的书法之乡—固始。在固始书画界,有一个沉甸甸的名字—段宝林。
说段宝林的名字厚重,是因为他属于这样一代人:他承继着前代人丰厚的文化遗泽,是最后一代入过私塾的学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刚把前辈遗留下来的文泽搬上自己的小船,就遇上了突发的洪水。在惊涛骇浪之中,他奋力拼搏,运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细心呵护这一船珍贵的遗产,直至安全地送到对岸,然后把它交给前来接应的晚辈人。没有段宝林这一代人的传薪续火,年轻一代将对传统文化隔河兴叹!
说段宝林的名字厚重,是因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人世变迁中,历尽艰难险阻,他始终坚守着一块艺术领地,他把这块领地作为自己心灵的净土,心无旁骛地建构着自己的艺术大厦。使固始这个古老的艺术之乡,在前辈们的一座座重镇之后又添上一座时代的新地标。
说段宝林的名字厚重,更因为他在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不但创作出了大量的艺术精品,更培养出一批批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如今,在他的学生中,有些已经名满海内,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提起段老师当年的提携教诲,无不肃然起敬。
说段宝林的名字厚重,还因为段先生的为人坦诚谦和、正直耿介,与人为善,时时处处总是替别人着想,留困难于己,让方便于人,因而在业内业外赢得人们普遍的尊敬。
段宝林先生在艺术上尊重传统,充分继承了中国书画艺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精神,他广泛临习历代大家的经典作品,努力提炼笔墨语言。其中国画有着很强的时代特色,尤其是六七十年代的画作,明显受刘文西、方增先等人的影响,笔墨厚重,风格粗犷,内容则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旨,塑造了不少颇有时代特色的工农兵形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风格丕变,作品中增加了细腻、空灵的意趣。尤其是段先生在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后的山水画,取法高古,南北兼融,用笔老辣洗练,意境玄远清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段宝林先生的书法更能反映其艺术上的造诣。其书法师承老一代著名书法家雷云霆先生,书风峻整端严,雍荣华贵。宝林先生在书法上下的功夫很深,对历代经典大家都有所临习。其主要取法路径是“二王”帖学一脉,同时参用碑派用笔的沉稳厚重。而下气力最多的则是文征明、王宠。也许衡山先生的华滋和雅宜山人的宽和与段宝林平和谦恭的性格比较契合,使他写起来得心应手,形神兼备。宝林先生广涉博取,在规摹前人的基础上已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雍容敦厚、宽博虚灵是其风格的主要特征,其中尖锋的运用和偏扁的体势尤有特色。
尖锋入纸取法于文征明,文氏晚年小楷笔势变化无方,尖锋入纸是其中之一,其晚年所书《离骚经》,多起笔尖微,饶有情趣。宝林宗之,兼取固始先贤秦树声的柳叶笔势,形成段宝林用笔的特色。在结体上,则以偏扁为尚,敦实稳健,间架开张,疏朗宽博。偏扁的体势配以尖锋用笔,则显得稳健平实而又有锋芒,灵动铦利而并不偏颇。忠厚憨实中透出一股虚灵之气,一如段宝林先生之为人。
宝林先生多才多艺,多年以来,他涉猎广泛,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书法绘画之外,他还涉足篆刻、版画、工艺美术,尤其是工艺美术,宝林先生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主持过一些颇有影响的大型工程,其水平和成就在业内广有影响。
宝林先生长余两岁,小时同在固始县钟街小学读书,先生比我高一个年级。在学校时,他就画过校刊,在艺术方面已头角崭露。时光荏苒,倏忽半个多世纪过去,没想到宝林兄仍然坚守在这块园地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如今的宝林先生已是蜚声艺坛,桃李满天,而他的艺术园地也早已绿荫遍野,郁郁葱葱。尤为难得的是,目前宝林先生虽已年近八旬,却仍然眼明身健,宝刀未老,仍然在他经营一生的艺术园地里辛勤耕耘着,且不断有新的收获。如今的宝林先生,人艺俱老,渐入化境,我们有理由期待他的艺术更上层楼,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西中文: 著名学者、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学术委员,河南省文史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