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鹏:又见淮河逐欢浪
滔滔淮河,四渎之一,夹黄河长江之间。如果说长江与黄河是贯穿华夏大地的两条巨龙的话,那么淮河就好像夹在它们之间的一条小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沿淮一线自古产生过,活跃过无数的文化大家以及英雄人物、能工巧匠。因此,淮河流域曾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演绎出无数人间悲喜的世态。正因如此,从淮河文化来窥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是极具代表性的。
淮河发源自河南省桐柏山,它历经万代,源远流长。蜿蜒一千公里,跨境鄂、豫、皖、苏、鲁,直奔洪泽,融汇长江,一气呵成。淮河水养育着两岸近2亿人民,其人口密度雄居全国各大流域之首,水道纵横,河港交错。风土人情,各具特色。腾浪九曲十八弯,沿岸三千五百桥,鱼米飧夹岸人民,舟桥便四方众生。
尽管如此,但它却远没有长江、黄河那种享誉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不该只是在每年的汛期通过王家坝的水位来了解它,那往往只是其下游蒙洼人民的受灾才换来中上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其实,淮河真应该是一条不该被忽视和遗忘的河流啊!
二
淮河,你从远古而来,我能想象你曾经的丰盈和繁华。可是,一个时期以来,却再也看不见你的青春与活力;我能幻想你的波澜与壮阔,可是,一个时期以来,却再也摸不着你的真实和激荡;我能感悟你的青葱和萌动,可是,一个时期以来,却再也体会不到你的朴实与生动。
我没有见过你青春年少时的欢快,没有遇见你风华正茂时的风采,没有看到你春风得意时的愉悦,没有见到你失意彷徨时的叹息,只遇见了此时静静的、波浪不惊不疾不徐一路向东流淌的你。即便如此,我也好想亲近你、欣赏你;即使如此,我依然痴迷地恋着你、爱着你,纵然你不完美,纵使你缺憾有加,因为你是我的母亲河,我是吸允着你的乳汁长大的啊。
其实,世间万物总有不期而遇的感动,也有难以预料的离合。比如这淮河,一晃是水泽天国、鱼米之乡,一晃是波涛汹涌、毁城破垣。又比如人,一晃就大了,一晃就老了,再一晃就永不相见了。人们恐惧死亡,是因为不知道前途陌路会怎样,是因为留恋尘世的情感;淮河恐惧的是被污染,是因为一旦她遭受污染了,人们会厌倦它唾弃它。淮河恐惧的是资源匮乏,一旦资源被人们消耗殆尽,人们就不会再留意它、亲近它。因此,淮河何尝不留恋曾经的清澈和曾经的繁华呢?淮河何尝不深深体会到什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呢?
三
在鼠年岁尾,即将迎来牛年的万木复苏季节,行走在淮河岸边,我忽然想起流传在本地的一个古老传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象的孩子在山中砍柴,遇到一条浑身是伤的小花蛇,象不但救下小花蛇,并且与它同寝同食,一同玩耍,几乎形影不离。小花蛇长成大花蟒蛇了,它悄悄辞别主人回到山上。不久之后,象的母亲得了心痛病,大花蛇知道后,让象割一片自己蛇肝救了象母;宰相的长子得了头痛病,象再割一片蛇肝救好宰相的儿子,因此使象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当象拿起镰刀,再次朝山凹大喊:蛇!和我从小玩大的花蛇!出来,我命令你,快出来!给我蛇肝!皇帝的妃子因为左脚疼不能跳舞,只要我拿蛇肝治好那只脚,马上就能当宰相!蛇一句话也没有说,缓缓张开巨大的蛇嘴。象爬进蛇腹找到蛇肝的位置,一刀,把整个蛇肝割了下来。巨蛇疼的“噗通”打滚,重重合上嘴巴,好像关上了一扇漆黑的大门。象留在蛇肚子里,再也没能爬出来,他永远出不来了。
这个寓言故事是发人深思的,人啊,山水资源虽是大自然的馈赠,但是随意采伐、任意采砂,而不知珍惜,自然资源也有匮乏之时;一味不重视生态平衡、不知珍惜和保护,再美丽的山水也有风光不再的时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硬道理。人一味向大自然索取,向自然资源贪得无厌、滥采滥伐,恐怕一旦生态失衡之日,也就是“大花蛇”的嘴闭合之时,我们不要等待“大花蛇”的嘴闭合了才醒悟啊!
四
当我再次行走在淮河岸边,我留意起淮河水是比以前变得清澈许多,而且不见了一条条的采砂船,采砂厂也都已经依法全部取缔了。原来,当地政府为了治理淮河,加大了对淮河的水污染防治以及生态治理。为此,采取了河长制,禁止了淮河采砂并关闭了沿淮印刷厂、造纸厂,而且纺织厂、酿酒厂等企业污水做过净化处理后才允许排出。淮河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初见成效,淮河又依稀重现了往日风采,你看,它静静的流淌的是多么欢快啊。
今天,行走在淮河岸边,除了感叹它越来清越来越美之外,淮河给人带来无穷的希望才是人们最深刻的感受。你瞧,那雄伟的饮马港2000吨级集装箱码头,那一条条建造好整装待发的大船,那一批批来回运货的大船;你听,那河畔“呷呷”叫的成群的鸭子,那“咩咩”吃草的羊儿......淮河自古以来都是两岸人民生活的依赖啊!有多少人生活在淮河岸边,真切地感受着淮河作为母亲河的宽厚与慷慨......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这是宋朝大诗人杨万里初入淮河的印象,展现出古时候的淮河商旅船只十分繁忙,鸥鹭无拘无束飞翔于淮河上空的情景。清代淮滨籍诗人蒋彪有“平畴遥望树荫浓,夹岸人家图画中”的名句,说的是蒋彪逗留淮河中上游名镇乌龙集的美好印象。今天,行走在淮河岸边,虽未当年繁华景,又见淮河逐欢浪。也许不久的将来,在国家提倡“共抓大保护开展环境大整治,不搞大开发实现环保大提升”精神的感召下,昔日原生态淮河的美丽画卷必将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