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河南省暴雨洪涝灾后墒情及生产恢复技术指导意见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

7月17日夜间以来,河南省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监测显示,19 日 17 时-20 日17时,全省大部出现暴雨大暴雨,郑州、许昌、新乡等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全省平均降雨量 73.1 毫米,郑州、许昌、新乡平均降水量分别为:286.5 毫米、141.5 毫米、129.6 毫米。据全国土壤墒情系统监测,2021 年 7 月 23 日,河南省全境 44 个监测站点0-40cm农田土层土壤含水量相对值超过 90%,呈现墒情过多、渍涝趋势。其中豫北、豫中、豫西地区土壤含水量相对值超过 100%,呈渍涝趋势;豫南、豫东地区土壤含水量相对值超过90%,成墒情过多趋势。与 7 月 17 日相比,全省 0-20cm、20-40cm 土层均出现了 25.0% 左右的大比例涨幅。


根据农情调度显示,截至7月22日下午5时,全省农作物积水面积1066万亩。农作物受灾面积833万亩、成灾面积51万亩、绝收面积15万亩。为最大限度减轻强降雨天气对秋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需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 的理念,及时应对暴雨洪涝和强对流天气导致农田渍涝、作物受淹倒伏、果树落果以及农业设施受损等问题。 


一是抓紧疏通沟渠,抢排明水。对水淹出现涝渍的田块,应要及时组织机械、人工开挖沟渠、清除淤障,加快排除农田积水。对于下沉式日光温室还要用排水泵排水,降低水位,及时减少作物淹渍时间,快速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排出田间积水后,要进行适时中耕散墒,以破除板结,散墒通气,防止沤根,兼顾除草,培土拥根,防止倒伏;针对直立蔬菜、倒伏果树要进行扶植、支架,剪除过密老叶(枝条),对达到采收标准的蔬菜尽早采收,对掉落果实、断枝及时请出果园。此外需注意对叶片带有污泥的农作物要及时清洁,以增加叶片受光面积,促其尽快恢复光合能力。

二是及时防治病害,科学追肥。针对暴雨过后,田间空气温湿度较高,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问题,要加强各种病虫害的防控工作。针对粮食生产,要重点做好玉米螟、玉米果穗腐病、大豆根腐病等病虫害的防控,建议在发病初期,结 合喷施叶面肥,达到一喷多防效果。针对蔬菜生产,加强棚室温湿度控制,加大通风,及时防治软腐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等。积水田块排水之后要及时补施肥料,处于大喇叭口期的夏玉米,要将大喇叭口期追肥与灾后施肥相结合,玉米每亩补施尿素5公斤左右,花生每亩补施三元复合肥5-10公斤,也可采取叶面喷肥和根部追肥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农作物抗逆性和生理活性,促进恢复生长。果蔬应根据作物种类,补施相应肥料,叶菜类蔬菜以氮肥为主,薄肥勤施,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应氮、磷、钾肥配合使用。

三是针对重灾地块,及时补改种。针对受灾严重,无法恢复生长的粮食作物,建议在田间积水排去、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补种生育期较短的经济作物,如绿豆、短季蔬菜等,兼顾考虑不影响冬小麦的种植时间。针对对受灾较重,秧苗被淹毁的棚室,要及时将土壤消毒后进行补种或补栽,可抢种小白菜类、生菜、油麦菜、茼蒿等生长期较短的蔬菜;对有种植计划的抓紧育苗,准备秋延后茬口种植,宜考虑选用抗病、高产品种。


2021年7月27日 09:15
浏览量:0